手机百瓦快充初体验,方便了但又不完全方便 今日视点

2023-04-07 09:26:53    来源:ZAKER科技


(相关资料图)

作为 " 五福一安 " 时代的过来人,我觉得手机充电 18W 已经很快了!按照我的使用习惯完全不会觉得充电太慢,直到前阵子因公需要,体验了一把功率过百瓦的真 · 快充,确实有被震撼到。十几分钟就能回血 5 成电量真的很爽,但是除了爽之外也没有给我带来多大便利,倒是增加了很多麻烦。我不禁思考,我们现在真的需要动则一两百瓦的快充吗?

每个人的使用场景都不尽相同,以下讨论仅代表个人观点,如果你不同意,那么你说得对。

我的日常充电场景其实很简单,办公室有无线充电,随用随充,回到家睡觉前给两部手机插上,第二天回到办公室继续用无线充电。如果要外出的话,我会带一个支持 18W PD 协议的充电宝,对于 Pixel 5 和 iPhone 13 mini 这种电池不大的机型完全够用,用了这么久也没觉得充电速度慢。

此时此刻应该就会有人说:如果碰到紧急情况,刚好又没带充电宝,这个时候快充就很重要了。可是在这种情况下,我也不会刚好有带原装快充吧(狗头)。

于是就引出了现在这些百瓦快充们最大的问题:通用性很差,只有使用原装的充电头和充电线才能实现标称的大功率充电,而实际上这个功率也只是峰值,大部分时间都是低于这个功率的。如果只是功率低点倒也还能接受,但是原装充电头却是 USB A 口,配着 A to C 的线,给别家产品充电又回到 5V2A 的慢充时代,更有甚者,原装充电线甚至不能传输数据。

如果只是原装充电器不给力,我们年轻人还可以克服,毕竟谁家里没有好几个支持 PD 协议的 C 口充电头,可惜前面还有新的风暴在等待年轻人。比如今年某宣称百瓦充电的新机,在官网就标明了支持 PD 3.0 和 QC 3.0 协议,但只支持 18W。

而另一家更是标出了支持几乎市面上所有快充协议,却 " 凑巧 " 没有标出支持多大功率,属于是支持了但又没完全支持。假设你在一个忘记带原装充电套装的场景,以为随便抓条 Type C 线应该也能充电,确实可以,但是可能最高只有 9V2A 的 18W 功率,对于现在动则 5000mAh 的电池而言就是 " 小水管灌大水池 ",这样的充电体验想必不会很好。

出差的话我一般带一个 65W 的 PD 协议 C 口充电头,就可以给笔记本电脑、相机、手机充电,也只需要带一条 C to C 的线和 C to L 的线。而如果为了追求百瓦快充,就还得带上原装充电头和充电线,行李又重了一点点。当然也有方便的方法,就是加钱买一个官方推出的支持 PD 快充和自家快充的充电头,这样就能既要又要了。

事情发展到这里都很符合逻辑,厂商做了很快的私有快充,而且随机附赠充电头和充电线,另外也有同时兼容公有快充方案的快充头可以选购,商业闭环了属于是。

但是有没有可能,在 18W PD 协议和 100W 私有协议之间还有折中的选择?

比如支持一下 30W 或者 45W PD 协议,实际充电时间并不会比虚高的 100W 快充多很多,对于用户而言却是大行方便。

或者再折中一点,原配的充电头要是支持 65W PD 协议就会实用很多,或者换成 C 口也好,使用场景都会多很多。

iQOO的 120W 快充头就采用 C 口,并且向下兼容 65W PD

吐槽归吐槽,厂商们这样做自然有其道理。采用 USB A 口是在 C 口普及之前就确定的技术路线,通过魔改 A 口和定制线来实现大电流传输,即便现在 C 口也能实现 5A 的大电流传输,但厂商们并不想当年为魔改 A 口投入的资金和技术积累打水漂,而且现在部分厂商的快充电流已经超过 5A,只有其魔改的接口和定制线才能承载。

诚然,快充是解决当下手机续航焦虑的一个方向,30 分钟就能充满电与 60 分钟带来的体验差异是很明显的,但是 20 分钟充满比 30 分钟带来的提升就没那么大了。

厂商们与其继续在功率上推进追求几分钟的提升,不如一起发展统一的快充标准,让用户不必纠结充电头和充电线,随时随地都能快充才是用户体验大提升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